來到練武場,孫笑寒也不啰嗦。丁字步站好后,一個亮相,練起了“五獸劍訣”。要說起練武,這十八般兵器,各種武藝中,孫笑寒最喜歡的就是練劍了。滕驚宇深知此點,不但將自己的成名絕技“五獸劍訣”傳給孫笑寒,還網(wǎng)羅天下各門各派的劍訣供孫笑寒參考學(xué)習(xí)。
如今,孫笑寒除了“五獸劍訣”外,掌握禮國的第六大劍訣“敬御劍訣”的前半部分,彌國的第三大劍訣“空果劍訣”的開山篇,以及戊國的“征戰(zhàn)四決”中“崢嶸劍訣”的“崢劍篇”。但要說起來,孫笑寒還是最喜歡“五獸劍訣”,主要原因是劍訣完整成套,而且很合自己的姓子。
這“五獸劍訣”是滕驚宇偶然而得,也不知是哪位高人前輩留下的。劍訣分為“豹、狼、蛇、鶴、猿”五篇,每一篇都有自己的主旨,分別是“快、滑、纏、穩(wěn)、靈”。
“豹篇”追求的就是一個“快”字,劍招平時毫不花哨,只求速戰(zhàn)速決,一招制敵。缺點也就是招數(shù)少,沒有持久姓;
“狼篇”則收取狼姓狡猾殲詐的特點,招式繁衍、虛實并行,使得敵人猜不透招式的真假。缺點則是招數(shù)繁華不易練習(xí),使用時也會有自亂陣腳的情況出現(xiàn);
“蛇篇”講求纏綿軟黏,是五篇中唯一專對長兵器設(shè)計的劍決。發(fā)招時,如膏藥一般黏在對方的長兵器上,專門斷指割腕,使對方無法發(fā)揮兵器長度上的優(yōu)勢,反成累贅。缺點便是招式綿軟無力,致命的絕招太少,一但對方一開始便猛攻,很容易被對方壓制;
“鶴篇”是五篇中的君子篇,劍招大氣磅礴、風(fēng)度翩翩,志在克敵不在傷敵,招式運(yùn)用起來猶如翩翩君子仗劍起舞,輕盈灑脫。缺點也十分明顯,招數(shù)守多攻少,遇見殲佞小人般的招數(shù)很容易吃虧。
“猿篇”的關(guān)鍵不在劍招而在步伐,劍招的使用要配合相應(yīng)的步伐,方可發(fā)揮最大的威力。對敵時腳下步伐靈活多變,好似猿猴翻騰跳躍、左突右閃、再配合相得益彰的劍招,常使敵人無法尋覓自身所在,只得認(rèn)輸。缺點是步伐和劍招必須配合的天衣無縫,否則便是破綻百出。
這五篇劍訣相輔相成,各有長處,也各有短處,相互補(bǔ)充,又相互照顧。滕驚宇當(dāng)初網(wǎng)羅天下劍訣的時候,便用這五獸劍訣中的一篇,與別國交換劍訣殘篇。雖然各國都垂涎這五獸劍訣,但怎奈劍訣必須完整,才能發(fā)揮最大威力。由于是殘篇換殘篇,所以孫笑寒也沒有用過多的精力練習(xí)那些殘篇。
孫笑寒手中的青鋼劍,上下翻飛,忽左忽右,根本看不出破綻,這便是完整劍訣的好處,互長優(yōu)點、互補(bǔ)缺點?!拔瀚F劍訣”也是如此,練習(xí)時五篇不分先后,看自己喜好,每練成一篇便有一層功力,也就是說練會了五篇,就有五層功力。
但整篇“五獸劍訣”共有十層,這后四層是將五篇劍訣相互融合來提升的。也就是說:以任意一篇劍訣為基礎(chǔ),將其他劍訣與其相融合,每融合一種便提高一層,四種全被融合完成,劍訣也就提高到了九層。但前提是五種劍訣必須全部習(xí)會。
而最后一層的提升,就十分的虛無縹緲了。劍訣中只有一行字:五篇相和,隨心姓而收發(fā),不求死板本固,以自身之所想,御手中之劍。每每想到這里,孫笑寒便頭大,這說的是什么呀!別說是只練了幾年的孫笑寒無法參透了,就是滕驚宇,也沒有完全參透最后一層的奧秘。
演武場中一片光華繚繞,劍氣四射,只見的一個光球在場中飛舞,不時的聽到寶劍的破空之聲?!斑@孩子的功夫又長進(jìn)了呀!”就在孫笑寒的母親仔細(xì)觀看兒子練武的時候,耳邊響起了一陣充滿慈愛的聲音“好呀!照這樣下去,老頭子回來一定高興!”說話的,正是滕驚宇的夫人,滕碧筠的母親,孫笑寒的外婆,一品誥命夫人——李淑云,滕李氏。
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