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道禪師聽他分析,連呼罪過,滿目皆是痛心:“老衲與五靈仙宗的無歡真人皆有過推衍,卻只見人間覆亡之慘像,不得見挽救之法……怕只怕連白帝也不能徹底壓服此邪魔!”
明遙塵沒有接話。
事實(shí)上這樣的擔(dān)憂,他也有。
千佛巖傾巢而出,此刻外面佛光沖天,梵音響徹,靈山巫族的人也在十巫的帶領(lǐng)下竭力遏制凈化魔息,但不知道為什么,他從天界離開之后,就一直有種不祥的感覺揮之不去,叫他心神不寧,不安極了。
正想著,卻聽慧道禪師忽然又說了一句:“巫即大人,不知您可聽過有句話,叫做慧劍斬心魔?”
明遙塵點(diǎn)頭道:“佛主揮慧劍斬心魔最終得證大道的事跡,雖是久遠(yuǎn)到記不清年代了,但明某也是聽聞過一二的??扇羰怯浀脹]錯,流傳下來的那些故事里,佛主成就大圓滿之后,便親手折劍了?!?br/>
佛主折劍的緣由,已經(jīng)無從知曉了。世間流傳的說法,是我佛慈悲,決意以佛法普度眾生,而非以兇器。但明遙塵卻以為,這樣的說法本身便是與佛主宣揚(yáng)的佛法相悖的,劍乃為殺戮而生的兇器,但握在我佛手里,也當(dāng)為解眾生苦厄而存,所謂普度,既度眾生,亦度劍,可佛主卻選擇普度眾生而舍棄了劍。
慧道禪師并不知他心中所思所想,繼續(xù)道:“天道循環(huán),自有其道理。佛主折劍之后,天界也誕生了一柄神劍。”
天界上神,誕生之初抑或成就神位之時,皆伴生有本命神器。上神所使之劍,皆可稱之為神劍!但明遙塵何等聰明,很快就明白過來了天界神劍雖多,但如昔年佛主手中之劍一般,足以震懾群魔的,唯有一柄!
名曰,斬魔。
慧道禪師果真道:“若是能借到斬魔劍……”
那是一柄生而為斬魔的劍,天地賦予它這樣的使命,斬除魔厄自不在話下!
這已是慧道禪師參悟了許久,唯一能想到的辦法了。然而,明遙塵卻在短暫的沉默之后,搖了搖頭,道:“斬魔失主,即便是天界肯借,也無人能掌控?!?br/>
慧道禪師不肯放棄好不容易想到的辦法,捻著佛主沉吟道:“魔尊已經(jīng)出手,那位魔妃……若是好好說一說……”
老和尚也不知從哪里得來的消息,非但清楚用白帝壓制魔物的那位五靈仙宗掌教弟子乃是魔界之主,竟還知道魔妃……便是昔日斬魔之主。
可斬魔神女,終究是不在了。
明遙塵嘆了口氣。
“您也是稱她為魔妃的……昔日的斬魔神女早已道殞,成魔之后更是再無半點(diǎn)神性?!膘`山巫族的巫即緩緩開口,說到最后幾乎是一字一頓,“魔,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揮動神劍的!”
所以,即便是伴生的本命神器,也只能遺留在天界。
所以,斬魔劍才會失主,孤寂地封存于神女道殞之地。
慧道禪師失望極了,低宣了聲佛號后,忍不住又問:“若是請其他的神將……”
這一回不用明遙塵回答,旁里就傳來了另一個聲音,斬釘截鐵地道:“那也是不能的!”兩人聞聲轉(zhuǎn)頭望去,就見天界的離妖神將身披銀甲,手持長槍,劈開暗沉魔息御風(fēng)而來,端的是威風(fēng)凜凜,轉(zhuǎn)瞬就到了眼前。
他顯然是遠(yuǎn)遠(yuǎn)就聽到了他們的談話,落地后便道:“神器有靈,沒有主人允許是不能為旁人所驅(qū)使的,我勸你們還是不要打斬魔劍的主意了!”
正盤算著神將神器的那點(diǎn)事兒,離妖神將就從天而降了,且張口就是毫不客氣的拒絕,老和尚咳了一聲,略微有些臉熱。
明遙塵臉色微微變了變,本能地以為離妖神將是為追拿他和百花神女而來,他不想在此刻與天界神將起沖突,便求情道:“人間浩劫,明某不能袖手旁觀,望將軍寬宥些時日,等此間事了……”
哪知他還未說完,就見離妖神將不耐地?fù)]了揮手,道:“說那么多做什么,本將軍可不是為你而來的!”
明遙塵呆了一呆。
流溯問:“三公主呢?”
原來是為百花神女而來的明遙塵微松了口氣,正要回答,卻被驚慌失措的一聲“小和尚”給打斷了!
這聲音雖然因慌亂而變得尖利,但流溯還是立馬就認(rèn)出來了,眼皮頓時跳了跳,心想著到底是遇到了什么事竟能將膽大包天的三公主給嚇成這樣!
外面已經(jīng)是一片混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