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便是左鄰右舍住了兩位宗師級高手,趙鳳聲還是徹夜未眠,不是隔壁傻小子震耳欲聾的呼嚕太過刺耳,而是考慮著怎么對付唐氏父子才更為得當(dāng)。假如動用刑警去調(diào)查證據(jù),沒有萬全把握之前,趙鳳聲不愿意打草驚蛇,這樣會引起唐氏父子的強烈反撲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不是他趙鳳聲個人的事情,從唐宏圖話里話外的弦外之音,無時無刻都透漏著一股威脅意味,經(jīng)過魅力國匯的沖突,趙鳳聲怕的是不但自己暴露在對方槍口之下,崔亞卿和崔洋也會連累著遭殃。
“怎么這案子越查越他娘的危險呢……”
趙鳳聲躺在床上喃喃自語,他現(xiàn)在悔的腸子都綠了。早知道這么棘手,還不如當(dāng)回縮頭烏龜,不接手這個爛攤子,沒準(zhǔn)可以抱著二妮天天香玉在懷了,哎……
等到天色大亮,趙鳳聲還是沒整理出應(yīng)對的方法,反而想的腦袋疼,干脆走一步看一步,也就不勞神傷腦,帶著周奉先跑到老街西邊去吃早餐。
傻小子胃口奇佳,別看昨晚吃了一大鍋燉牛肉,早晨起來依舊是吃得虎虎生風(fēng),找老板要了四次油條五次豆?jié){才心滿意足。趙鳳聲一結(jié)賬,好嘛,二十多塊。要知道一根油條才四毛錢,他自己才吃了三根,其他的都裝到周奉先肚子里去了。
傻小子能不能打他沒見過,但這肚量,絕對是天下無雙!
趙鳳聲吃完后還瞅了瞅周奉先像是無底洞的肚子,依舊平滑如鏡,沒有絲毫的贅肉,這得讓多少喊著減肥的姑娘們得恨得牙根癢癢啊。
回到八條,倆人直奔李玄塵的家中。
趙鳳聲清楚老爺子的作息時間和飲食習(xí)慣,堪稱口味刁鉆,一般都是早早起來自己做飯,所以沒有給師傅購買用地溝油炸出來的早餐。
院門虛掩。
吱呀的開門聲響起,趙鳳聲看到師傅正蹲在院子里修葺大槐樹,李爺爺沒什么酗酒打牌之類的陋習(xí),只喜歡聽聽京劇,欣賞古玩字畫,擺弄些花花草草,愛好風(fēng)雅。
這棵上了百年的老槐,是老爺子平日里傾注心血最多的東西,閑來無事就修剪枯枝殘葉,碰上大風(fēng)大雨惡劣天氣,老爺子恨不得拿被單遮住狂風(fēng)驟雨,簡直就是心頭肉。
老槐昨晚被傻小子砂鍋大的拳頭砸了個坑之后,老爺子心疼啊!可李爺爺愛好歸愛好,護理花草是外行,只能拿布裹了一層又一層,臉有戚戚然。
“師傅,別弄了,樹皮修復(fù)麻煩的很,等我一會給大剛打個電話,讓他找專業(yè)人員給你拾掇拾掇。”趙鳳聲笑道。他也清楚老槐樹在李爺爺心中的位置,老人歲數(shù)大了喜歡念舊,人之常情,再怎么是國術(shù)宗師,也同樣是個耄耋老人,都說老小孩老小孩,這老人上了年紀(jì),就得像小孩一樣哄著捧著,怎么順?biāo)囊庠趺磥怼?br/> 李玄塵拍了拍手站起身,“你要是找來的人弄不好,我讓你半個月下不了床?!?br/> 得,還不如不打包票呢,趙鳳聲咧了咧嘴。偷雞不成蝕把米,本想著拍下馬屁哄著老爺子早點傳授功夫,沒想到把自己也搭上了。
李爺爺一臉狡黠道:“行了,心意我領(lǐng)了,大早晨就來獻殷勤,想快點學(xué)成太極?”
您老可是陰陽探花,能不這么嚇唬人嗎?趙鳳聲腹誹一句,擠出個燦爛如花的笑臉,不住點頭。
“你可知何為太極?”
李玄塵掏出一本早就準(zhǔn)備好的小人書,遞給周奉先。老人家確實很喜歡這個內(nèi)心純凈威猛無匹的傻小子,但礙于功夫不是一個路數(shù),就不再收他當(dāng)作徒弟,因材施教才是最正確的方法,讓猛張飛學(xué)繡花針,肯定瞎耽誤工夫。
有了小人書,周奉先從屋里搬來趙鳳聲專用馬扎回到院中,樂呵呵的捧在手心。
太極?
武云市就是太極之鄉(xiāng),上歲數(shù)的老人幾乎都能擺出幾招太極的把式,可要換成口頭語言陳述出來,趙鳳聲說不出個所以然,于是干脆搖了搖頭。
李玄塵負(fù)起手在院中來回踱步,平靜道:“太極并不是國術(shù),而是哲學(xué),對于太極一說,古代名家各有見地。太極一詞,出于《莊子》,上面寫著:大道,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,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,先天地而不為久,長于上古而不為老。太,即大,極,指盡頭,極點。物極則變,變則化,所以變化之源是太極?!?br/> “太極在道家中一般是指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狀態(tài),出現(xiàn)于陰陽未分的混沌時期之后,而后形成萬物的本源。所以太極是一,也是無?!?br/> “關(guān)于太極拳的起源,眾說紛紜,大致有唐朝許宣平,宋朝張三豐,清朝陳王廷和王宗岳等幾種不同的說法。沒有充份史料可以證明太極拳是張三豐所創(chuàng),但戚繼光的三十二勢長拳理論早于陳王廷,王宗岳的太極拳論原本也為陳式太極拳所缺欠??梢娞珮O拳并非一人所創(chuàng),而是前人不斷開發(fā)總結(jié)??v觀近代太極拳的發(fā)展就可見一斑,事物只有不斷發(fā)展才具有生命力,太極拳有兩大分支,一支傳承于武當(dāng)派武術(shù)之中,秘不外傳,只有趙堡太極拳傳承于外,另一支最早傳習(xí)于溫縣陳家溝陳姓家族中,咱們一脈的楊式太極,就是從陳家溝太極中演變而來,后來在楊露禪手中發(fā)揚光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