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9章一年
時間過得很快,日子很快就過去了這一年。
這一年,對容月一家來說,改變很大。
首先,容月在村里的田,除了山上的那塊蕃薯地之外,全部佃給了陳三六和周鐵柱家,價格還是雙方都滿意的。
許氏和花水木,包括趙老太,全部也都搬進(jìn)了縣城。
一般的縣城都是東貴南富西平北窮。
雖然沒有絕對,不過,相對就是這樣。
像天香樓那就坐落在整座縣城的東南處,像袁天柱家的雜貨鋪則處于西南處,包括他們在城里的宅子,還有容月家的宅子。
相比較袁家的宅子,容月家的宅子更加偏西邊,兩座宅子面積雖然相差不大,不過,價格可是差了老遠(yuǎn)。
無他,完全就是地處的問題。
容月家的宅子座落在城西安西坊,一聽這個名字,是個人都知道,這屬于平民區(qū),當(dāng)然,也可以叫貧民區(qū),不過,由于和城南相鄰,這兒的物質(zhì)條件還算是不錯的。
至少在容月看來,比起真正的西區(qū)要好太多了。
安西坊的宅子也是挺緊俏的。
一來是靠近南區(qū),相同面積的宅子,價格要便宜一半,甚至有可能只有三分之一,像容月家的宅子,就是從人家手里便宜買來的。
其實(shí)容月自從在天香樓長期給人家送小籠包之后,第二個月便又幫著推出了蟹肉小籠這個品種。
第四個月便推出了流沙包,第六個月推出了奶黃包。
雖然說接下去的幾個月是每兩個月或者第三個月推出一個品種,不過,也讓容月每天的收入有近五兩,因?yàn)椴皇敲刻於假u那么五六個品種的。
基本是雙日賣這幾個,單日賣這幾個,像蟹肉小籠包,也是要看季節(jié)的。
不過,光是這樣也夠了,畢竟,每天基本都有五兩,一個月下來,也有一百五十兩的收入,一年下來,那也是絕對可觀了的。
本來容月的想法是,去小姨家附近哪兒買宅子,自己這一年賺的,再加上家里的一些積蓄啥的,到時候也能讓父母風(fēng)風(fēng)光光的搬進(jìn)城去。
最主要是讓某些狗眼看人低的人后悔。
而且到時候二蛋在城里讀書,也不會讓人看不起。
不過,無論是許氏也好,花水木也好,哪怕是一直挺支持容月的許燕,也全部投了反對票。
他們是覺得,花所有的積蓄去買座宅子很劃不來。
許燕的意思是,你不是打算以后也開家鋪?zhàn)勇?,那么,頭筆投入的資金也是很重要的吧?
還有,除了這資金,還得有流動資金吧?
那么安置家是重要,可接下去的更加重要,不如把重頭壓在以后的生意上為好。
而且安西坊哪兒的治安也好,居民的素質(zhì)也好,在整個西區(qū)是最高的,畢竟是靠近南區(qū)的,但房價卻要整整便宜一半,甚至倘若你運(yùn)氣好些,會便宜三分之二以上。
何必打腫臉充胖子呢?
小姨順便也和容月說了在南城的居不易,因此,容月便在安西坊哪兒開始打聽了起來。
容月平時走街竄巷的本來就多,也認(rèn)識不少三姑六婆,很快的就打聽到,安西坊哪兒,有家人家打算賣了宅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