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6章總監(jiān)大人
素齋里也有很多食材是比較鮮的,那么素小籠的餡料就極為重要了。
像什么香菇,黑木耳,筍丁,毛豆,豆腐干,豆芽,金針茹,香菇啥的,容月就準(zhǔn)備一起上。
應(yīng)該說,容月還真的做出來了,用趙老太的話說,那就是味道也就那樣。
至于許氏,花水木則是很給面子的說了,容月做得最棒,而錢氏則說了句,“你又不知道皇帝的口味,我們說得最好再美味也沒用啊?!?br/> 正杰也說,“皇帝佬兒啥沒吃過,還不如簡簡單單的,沒必要搞這么復(fù)雜,反正人家不會吃,咱不是走形式主義嘛。”
其實就是往人家桌上一擺,以后就身份百倍。
其實花正杰有和容月提過,像咱們呈上去的鴨絨鵝絨被皇帝還未必蓋呢。
人家肯定有專門的龍被龍墊的,怎么可能用你們的,不過,就是這樣形式一樣。
畢竟皇帝用的東西,像衣裳,被面,基本都是江南織造府出來的。
雖然也是江南貨,不過,和咱平民用的,那可是有本質(zhì)區(qū)別的。
花正杰還說了,當(dāng)年有人進(jìn)貢了一匹上好的絲綢,人家太監(jiān)還是誰使壞,用呢確實也用上了,只不過,人家是拿來墊桌腳的。
因此,花正杰的意思是,還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。
不過,他也安慰容月,只要皇帝哪兒使用過,甭說墊桌腳了,哪怕是馬腳,那也是能算皇帝用過了的。
人家縣令也好,姒村長也好,肯定會大肆的宣揚,所以啊,你的素小籠包完全可以形式,真不用太放在心上。
容月一想,也有道理,那么咱要不貢獻(xiàn)別的東西吧?
比方說比較有地方特色的。
像臭豆腐啊,蘿卜絲餅,再加個素小籠,就是炸釀三寶??!
像市場里一賣在賣的蘿卜絲餅,基本有手掌那么大,容月以前有和二蛋買過,一般一個蘿卜絲餅兩姐弟可以分著吃。
而且吃半個也夠飽了。
你說咱送上去的,怎么著也得小巧些,那么模具就得重新做過。
至于臭豆腐吧,容月家鄉(xiāng)的臭豆腐也是極為出名,現(xiàn)代的文學(xué)巨匠就有特別的介紹過。
容月也去別的地方嘗過人家的臭豆腐。
人家的臭豆腐基本都有小孩子的手掌那么大,不像她們家鄉(xiāng),臭豆腐的大小只有一般成年女人大拇指指甲那么大。
用這樣大小的臭豆腐,基本是鹵汁比較容易鹵進(jìn)去,對于鹵臭豆腐的鹵汁,趙老太最有經(jīng)驗了。
因此,她就說,把這個交到她手里。
至于蘿卜絲餅的模具,則是交到了花二叔手里,容月畫了圖形,這樣,讓花二叔制作。
模具總共是兩種,一種是梅花型的,另一種則是規(guī)規(guī)矩矩的圓形。
其實說來,蘿卜絲餅是極為簡單的,先倒一層攪拌均勻的面糊糊,然后讓面糊糊均勻的覆蓋到模具。
然后下油鍋炸,這樣,模具上就會有層面皮了,再出油鍋,稍冷一會兒,再放入攪拌均勻蘿卜絲,蔥花,然后再蓋上面糊糊,繼續(xù)入油鍋炸。
炸到淡黃色,便把蘿卜絲餅倒出模具,然后再進(jìn)行第二次的復(fù)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