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6章出海前的準(zhǔn)備工夫1
而容月所料的沒差,正杰和國公爺還真的是流落到了荒島。
可以說是叫天不應(yīng),叫地不靈。
也幸好,正杰有點(diǎn)野外生存本事,所以,摘點(diǎn)野果,搞點(diǎn)魚,勉強(qiáng)維持二人的生活,雖然填不飽,可至少也餓不死。
正杰現(xiàn)在想的就是怎么才能回到中原大地。
他那叫一個后悔啊,早知道就聽容月的話不跟來了。
雖然他知道,國公爺肯定能被得救的,因為在他的記憶里,國公爺幾年后可是馳騁沙場,十分了不起的。
所以,國公爺是肯定不會死在這兒。
那么,這么推斷下,自己肯定也不會有事的吧??
國公爺和正杰兩個人是分工合作的。
對于找吃的,國公爺不行,正杰行,不過,對于另一方面,國公爺就比正杰強(qiáng)多了。
雖然國公爺手里沒有掌握兵權(quán),也沒上陣帶過人,不過,人家以前吃的東西也不是白吃的,練的武也不是白練的。
臂力可謂是驚人。
所以,砍樹這活計,自然是落在了國公爺身上。
畢竟,二人在島上,總得分工合作,要不然,豈不是累死花正杰?
那時候二人流落荒島的時候,正杰就建議國公爺要么找些樹木,到時候扎木筏子。
畢竟在島上是碰不上什么漁船的,可指不定,能在海上碰上別的漁船呢?
當(dāng)然了,這畢竟冒險,正杰問國公爺愿不愿意試試。
國公爺自然是不愿意在這兒等死的,因此點(diǎn)頭答應(yīng)了。
正杰負(fù)責(zé)找吃的,至于國公爺則負(fù)責(zé)砍樹,然后扎木筏。
二人不知道要在海上飄多長時間,所以,這個木筏要足夠的大和結(jié)實(shí),因為要有一大部分的地方放口糧。
島上是沒有米飯一類,不過,野果,還有淡水魚,動物還是有的。
因此,正杰就是在干這些活。
水果每天都采摘來吃,至于魚和那些動物他就開始來腌制。
他的想法是,把這些魚和小動物腌制好,然后再做成魚干,肉干的,要上船的前幾天,把這些都燒熟了。
然后再風(fēng)干,這樣比較容易保存多些日子。
到時候,在海上的時候,先吃那些野果,再拿這些風(fēng)干的魚干和肉干來裹腹。
畢竟木筏上也升不了火。
至于那些野果子,他則也在做漿。
只不過,島上條件苛刻,基本都是失敗的。
失敗了幾次,他也失望了,想想索性就按之前的思路。
先吃果子,再吃那些魚干啥的。
不過,二人算了算,無論怎么備,除非他們能在海上飄流的十天內(nèi)能找上漁船,要不然,很容易餓死在木筏上。
畢竟,一來,食物的保質(zhì)期有限,第二,天知道海上會遇到哪樣的情況,或者風(fēng)浪。
萬一食物掉入海中怎么辦?
這些客觀的事情,二人必須得想到。
正是因為如此,所以,國公爺?shù)南敕ㄊ?,在木伐上加建一個小屋,這樣,也能遮風(fēng)躲雨的。
只不過,木筏容易做,要在木筏上加建一個小木屋就比較難了。
本來國公爺學(xué)的就不是這方面,連扎木筏還是邊回憶以前別人怎么扎的,然后一邊學(xué)一邊扎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