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5章你看怎么樣?
這算是答應了?
容月是打心里為錢氏高興,人家這算是拿正牌,以后可以拉纖保媒了。
錢氏還和容月還有許氏還有幾個孩子分了工,幾人在村里或者城里,或者別的鎮(zhèn)上打聽,看誰家有哪個需要,誰告訴錢氏的,以后是給一定的提成的。
容月還特地編成了冊子,這年頭,紙張那是貴價東西,不過,還有便宜的,那就是木板子!
這是容月特別想出來的。
那時候給二叔的牛車打廣告也是靠這個,讓二叔搞了塊長長的木板子,刷成了黑色,然后拿白色的涂彩寫了,公共牛車,一文錢一次!
雖然有些人不認得公共牛車四個字,不過,一文錢還是認識的。
現(xiàn)在,做冊子也是如此,還是薄薄的木板,然后寫上誰家的姑娘,或者誰家的小伙。
年紀么普遍在十三歲以上。
這年頭,姑娘家成親或者小伙子成親,倒真沒像一些畫本子里的說得這么早。
有些姑娘十六七成親的,也是有,特別是窮人家的孩子。
人家自然是要把女兒榨干榨凈才放行的,或者說,要姑娘自己把自己的嫁妝賺出來,才嫁人的。
畢竟嫁了人,那就是婆家的人了。
至于小伙家比較遲成親,那也是因為條件相對差些。
所以,這年頭,除非是一些富戶,要不然,成親都挺晚的。
有些條件差些的,到了十九二十都有,不過,這又是少之又少了。
一般的情況下是十三歲開始相看起來,十五訂親,十六十七成親。
男孩女孩,基本都是如此。
二月初二,毛筍露頭,又到了一年瘋狂挖筍的季節(jié)。
容月最喜歡去挖毛筍了,主要是山上這東西多,而且不用任何的成本,只要你夠勤快,能挖好多,到時候就能去城里賣。
多了,還可以制成筍干什么的,到時候還可以賣銀子,當然,也能制作成零食,農(nóng)村的孩子可喜歡筍干了。
夏天的時候,每天嚼幾片筍干在口手,都不會中暑的。
農(nóng)村的人,都是成群結(jié)隊的上山挖,就算如此,還是有好多筍長成了竹子。
等成了竹子,用處也很多,制成席子的也有,制成竹叉子,竹架子,然后拿去城里賣。
挖筍的時候,花老頭還特地來找過花二叔一家。
畢竟,像花二叔夫妻倆,可全是制席子的能手,速度又快,花老頭哪會放過的,花老三找不了,人家是嫁去別人家的,他怎么找呢?
可二兒子一家還是能找?。?!
這賺錢的行當,花老頭覺得,不能讓老二家的錯過。
花二叔聽了,自然是沉默不語的。
他知道制作成席子還是挺賺的,可賺的大頭是歸花老頭的。
以前他是覺得,他有長孫在手,以后分家產(chǎn)還是能多分些的。
可現(xiàn)在,呵呵,家產(chǎn)也分了,憑什么自己還要為花老四做嫁衣裳呢?
可倘若不去幫忙干,大黑牛人家就未必能借了,沒有大黑牛,那么,自己還怎么做公共牛車的生意呢?
現(xiàn)在花二叔有個習慣,碰上問題了,找大哥一家。
因此,便把花老頭來找的事說了一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