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松回頭狠狠瞪了那老官兒一眼,那老官兒此時早已嚇得渾身發(fā)抖,又見兩側(cè)梁山大兵虎視眈眈地看著自己,更是不敢動彈分毫,只得在原處篩糠。
武松沉吟了一下,終是搖了搖頭道:“我們既然已經(jīng)答應保他平安,又怎能傷他性命,算了,由他去吧。”
武松又轉(zhuǎn)向王倫,抱拳說道:“在下識人不明,瞎了招子,做了他人鷹犬還不自知,虧得大頭領(lǐng)一語點醒,不然日后定遭江湖朋友恥笑,大頭領(lǐng)今日保全我兄弟二人的名聲,此情武松終生謹記?!?br/>
武松說罷便帶著燕青向王倫深施一禮,王倫連忙抻手扶起二人,笑道:“二位兄弟重義守信,在下也是佩服得緊,今日有緣與二位兄弟相逢,所謂相請不如偶遇,就請二位兄弟到梁山上一敘,吃杯水酒可好?”
武松與燕青對視一眼,都是欣然答應,當下便隨王倫等人上山,對那辭官的老兒看也不看上一眼。
那老兒還傻站在原地,看著武松、燕青上山,朱武施施然走了過來,說道:“你怎么還不走,想留下來吃飯嗎?!?br/>
那老兒啊的一聲,招呼同來之人便想去拉車,朱武咳嗽了一聲,那老兒嚇得撒腿就跑,其余人等也跟著一哄而散,車也不要了,梁山眾人哈哈大笑,這二十輛大車的財物自然是笑納了。
王倫離開梁山已有半年之久,此時再次回到梁山,心中只覺莫名的親切,一路與武松、燕青以及梁山一眾頭領(lǐng)閑談,更是大感輕松愉悅。
小舞與萍兒陪著姚秀靜走在后面,小舞看著前面武松的背影,小聲向萍兒問道:“這武松是少林弟子嗎,少林寺里面不應該都是和尚嗎,他怎么有頭發(fā)?”
萍兒便道:“少林寺中也不止有出家人,還有俗家弟子,這武松與燕青想來便都是俗家弟子?!?br/>
小舞哦了一聲,又道:“看不出這武松年紀輕輕,武功卻是這樣高強,連史進哥哥都自認不是他的對手,真是了不起,而且人又生得如此高大魁梧,男子漢大丈夫就該這樣?!?br/>
萍兒哧的一笑,說道:“你怎么只提武松,卻不說燕青半句,你是不是喜歡上這武松了?”
小舞嘻嘻一笑,也不否認,卻忽聽身后有人重重哼了一聲,快步超過小舞和萍兒向前走去,看背影卻是趙云。
小舞不知道這趙云瞎哼個什么勁兒,大眼睛眨了眨,不明所以。
萍兒卻搖了搖頭,心道:“這下要麻煩了?!?br/>
眾人到了梁山大寨,朱武命人準備宴席,為王倫、周侗、姚秀靜等人接風,同時也是歡迎武松和燕青。
宴席之上,王倫為武松、燕青二人引見周侗、姚秀靜以及梁山眾位頭領(lǐng),武松和燕青也是一一見禮。
等知道周侗在此,武松和燕青更是連忙行大禮參拜,周侗當世高人,眼光何等之高,對武松和燕青也是贊賞有加,贊許二人少年有為,前途無量。
武松、和燕青都是豪爽大氣之人,見王倫恢闊大度,待人又甚是溫和可親,毫無架子,梁山一眾頭領(lǐng)也都是豪邁慷慨的漢子,所以不一刻的功夫便與眾人言談甚歡,極是投機。
當夜武松和燕青喝得盡興,不由皆是大醉,第二日王倫又再次宴請,一來二去,武松二人很快便與王倫等人混得廝熟,王倫也知道了二人的身世經(jīng)歷。
這燕青乃是河北大名府人氏,父母以販賣雜貨為生,家中共有兄弟姐妹五人,家境十分貧寒,而燕青自幼聰明伶俐,活潑好動,但也最是淘氣,時常闖禍。
燕青父母忙于生計,對他無暇管教,同時也是為了減輕家中負擔,便在燕青六歲之時,托人將其送到河南登封少林寺學藝,只盼燕青將來能有一技之長,維持生計。
而武松是山東清河縣人,自幼父母雙亡,家中只有一位兄長,名叫武植,長武松十二歲,武松便是由兄長扶養(yǎng)長大。
這武植、武松兄弟二人雖然是一母所生,但卻天差地別,武松身高體壯,儀表堂堂,渾身上下有著千百斤的力氣,而且性如烈火,疾惡如仇。
但武植卻身長不到五尺,用現(xiàn)在的話說也就一米二左右,而且面目丑陋,短矮可笑,被鄉(xiāng)里人送了個諢名‘三寸丁、枯樹皮’,更是天生膽小怕事,老實本分。
武松自小天生神力,勇武過人,但對兄長卻最是尊重,只因武植長得丑陋,便時常遭人嘲笑,而武松為了維護哥哥,平日便沒少與人爭執(zhí)。
武松又力大,將人打傷就如同家常便飯,武植擔心武松闖下大禍,就將武松送到了少林寺,也是希望借著佛門清凈化去武松心中的戾氣。
武松與燕青在少林寺同門學藝,武松長著燕青五歲,對這個小師弟甚為照顧,所以師兄弟二人感情極好。
武松、燕青二人在少林寺學藝一晃十余年,武松十分想念哥哥,便想下山回鄉(xiāng)探望兄長,燕青也想回家看望父母,二人便商議一同下山。
不過少林寺乃是佛門凈土,門規(guī)森嚴,對門下弟子的管束也最為嚴格,輕易不許門內(nèi)弟子隨便下山在江湖上行走。
如要下山,除非是師長派遣,如果是自己想要下山,便必須要通過考核,但這考核卻極其艱難,而考核的內(nèi)容就是要闖過少林寺后山的木人巷。
這木人巷乃是少林寺中一處極其神秘的所在,在木人巷中設有一百零八尊木人,這些木人全部由機關(guān)消息控制,一旦啟動開關(guān),便會自動運轉(zhuǎn),向闖巷之人發(fā)動攻擊,而且木人之間還能互相配合,攻擊也極是凌厲,闖關(guān)之人十有八九不能通過,非武林一流高手莫敢嘗試。
少林弟子如因私人事由想要下山,在稟過師長征得同意之后,便可到木人巷闖關(guān),闖關(guān)之人進巷后,由看管木人巷的少林弟子啟動機關(guān),巷內(nèi)木人便會自動運轉(zhuǎn)。
闖關(guān)全程均有少林弟子監(jiān)護,如有弟子闖關(guān)不成,受傷倒地,便會立即停止木人,將闖關(guān)弟子救出,若是闖了過去,便可自行下山。
另外關(guān)于這木人巷的由來,卻還別有一段傳說,據(jù)說乃是當年江湖中最擅長制造機關(guān)消息的‘神機’八大家族之中排名第一的‘通天’林家,因為曾經(jīng)受過少林寺的大恩惠,所以特意為少林寺精心打造了這一百零八尊木人,端的是巧奪天工,神奇無比。
而‘通天’林家在江湖傳說之中更是有著神鬼莫測之能,窺探天機之巧。
在武林之中素來有‘神機’八大家的傳說,說的便是八個專一擅長制造各類精巧機密繁細復雜器械裝置的家族,現(xiàn)在梁山上的歐鵬、鄧飛、孟康、候建四人便都是神機八大家的傳人,這八大家族各有所長,或做車、做船,或造炮制駑、修堡建城,亦或是制甲、鑄兵。
但唯獨這通天林家卻能‘造人’,據(jù)江湖傳說這林家能用機械造人,所造之人不但能夠自行走動,且能模仿人獸行為做出諸般動作,甚至是揮拳舞刀,上陣殺敵,當真是巧奪天工,舉世無雙。
而且據(jù)說在唐代之時,林家便曾為大唐皇朝打造了一支機械大軍,這支機械大軍跟隨大唐軍隊征戰(zhàn)四方,可說是戰(zhàn)無不勝,攻無不克。
但后來卻不知是什么原因,這林家竟然漸漸在江湖上銷聲匿跡,不知所蹤,林家所造的那些神奇機械,也已逐漸湮滅,不再為世人所知,現(xiàn)在江湖上留下的就只有一些關(guān)于林家的傳說了。
不過林家雖然已經(jīng)漸漸消失于江湖,但少林寺的木人巷卻是真實的存在,而少林寺設立木人巷的目的,便是告誡少林弟子世事多艱,不可自恃是少林弟子身份,從而心高氣傲,目中無人。
同時規(guī)定少林弟子必須要闖過木人巷方可下山,也是讓下山的少林弟子都能有一定的自保能力,免得在行走江湖之時受人欺侮。
而武松和燕青卻都是驚才艷世之人,二人在少林寺中學藝十余年,在同輩的少林弟子當中已是數(shù)一數(shù)二,所以二人也是如愿闖過了木人巷,辭別師長之后,便下山回家。
武松、燕青二人在回鄉(xiāng)的路上,救下了一伙遇到土匪搶劫的客人,而這客人便是那告老還鄉(xiāng)的老官兒,這老官兒見武松和燕青武藝高強,便苦苦相求,懇請二人護送其返鄉(xiāng),事后必將重金酬謝。
武松二人對酬金并不看重,但這見這老官說得極其可憐,便答應了下來,也是二人初闖江湖,閱世不深,沒能看出這老貨是個貪官污吏。
直到在梁山遇見王倫,才識破了這老官兒的真面目,也算是保住了武松和燕青的名聲,免得落個助惡欺善的污名。
而后武松與燕青應王倫之邀上梁山做客,一連住了七日之后,方才辭別下山,王倫也親率山上眾頭領(lǐng)直送至山下五十里。
小舞也隨眾人相送,分別之時,小舞擠到眾人之前,對武松說道:“武松大哥,今日一別,不知何時才能再見,你要是有空路過梁山,記得上山來看我?!?br/>
武松在山上七日,與小舞日日見面,早已是熟了,對小舞這個明麗活潑,毫不扭捏的小姑娘也甚是喜歡,當下便道:“小舞妹子放心,他日得空,我必到梁山看你?!?br/>
小舞大喜,直盯著武松道:“你可要說話算話,”
燕青卻在一旁笑道:“小舞姐,你怎的不問問我還來不來呀!”
小舞撇了燕青一眼問道:“我這不問你了嗎,你還來不來???”
燕青笑道:“來,只要我?guī)熜謥?,我肯定來?!?br/>
一句話說得眾人都笑,小舞再不理睬燕青,卻從懷中取出一物,交于武松。
王倫在一旁看得清楚,那件物事卻是小舞的那枚系有‘舞’字的梁山令。
小舞將‘舞’字令交到武松手里,又道:“我們約定好了,這是我送你的信物,記得下次來梁山時還給我?!?br/>
武松接過‘舞’字令,不由一愣,剛要說話,小舞卻早已轉(zhuǎn)身走開了。